10月12日,川报整版报道了四川路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修筑高速公路,并把“中国标准”带到孟加拉国。
孟加拉国首都达卡有多个工地,筑路的、修桥的,大型建筑拔地而起,城市展现出勃勃生机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
从达卡出发,往孟加拉国最大港口吉大港方向而行,一条双向四车道的高速公路雏形已现。沿线,或架设桥梁、或铺筑路面,施工机具上“四川路桥”等中文字样醒目。若非施工人员是卷发、深色皮肤的孟加拉国人,会有置身国内修路现场的错觉。
这是达卡绕城高速公路——孟加拉国PPP法案颁布以来实施的第一个公路类PPP项目,也是孟加拉国第一条全封闭高速公路项目,由四川企业主导投资,其建设采用了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。
在孟加拉国,公路建设历来采用的是本国标准或美国标准。“中国标准”如何在孟加拉国落地生根?
对症下药,“中国标准”首进孟加拉国
9月的达卡虽是雨季,但“热”度不减。9月8日下午,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,肖志明又来到项目现场督导进度。
他是达卡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。该公司由四川路桥与孟方企业联合组建,对达卡绕城高速PPP项目进行投融资建设和运营,于2019年成立。作为项目主导方代表的肖志明,是有着30余年经验的“老交通”,2018年被公司派到孟加拉国参与该项目。
“这是我们公司在南亚的第一个投资类项目。”肖志明介绍,四川路桥是四川最早一批“走出去”的企业,最初以承接项目为主,随着企业发展壮大,逐步转变为“承包商”“投资商”角色。孟加拉国是南亚首个同中国签署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合作谅解备忘录的国家。四川路桥在这里寻找商机,并通过国际竞标拿下达卡绕城高速PPP项目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
孟加拉国对该项目极为重视,政府部门指派专人负责。“它连接了我们的北部工业区、东北部工业区,串联了东西向的4条国道,建成通车后将极大缓解交通压力,加速物流服务,奠定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。”孟加拉国国家公路局副总工程师、达卡绕城高速PPP项目主管Md. Abdul Wahid告诉记者,PPP模式能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,有助于更多的基础设施项目落地。
孟加拉国公路建设,惯用本国标准或美国标准。中标后,肖志明带着团队考察发现,当地的公路质量参差不齐,究其原因,和原料采用、建设规范有关。他们建议,用中国规范来修这条路。这个“颠覆传统”的建议一提出,就遭到了强烈反对。
肖志明没有气馁。和孟方深入沟通后他发现,孟加拉国人想要的是质量上乘的高速公路,之所以反对,是对中国的技术规范不了解,认为中国标准比不上既有的标准。“比如,我们提出路面用SBS改性沥青,邀请了孟国技术界60多名同行来探讨,但所有专家里,只有一个人知道这个技术。”
对症下药。肖志明们采取“三步走”策略:第一步“请进来”,请中国和外国专家为孟加拉国同行讲解拟采用的技术规范优点;第二步“走出去”,邀请孟加拉国同行到中国看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;第三步“做对比”,用中国标准和孟加拉国采用的标准分别做试验,以结果来佐证。
终于,今年2月,孟加拉国主管部门认可,同意在该项目中应用水泥稳定砂和加筋挡土墙两项中国工艺。
变废为宝,“中国方法”有望推广到更多领域
达卡绕城高速PPP项目全长约48公里,各路段进展不一。正在进行路基建设的K17路段,红色的砖、灰色的沙,堆积成山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达卡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现场,施工人员正在铺筑路面
让人意外的是,砖不是用来砌墙的,而是敲碎成砖渣,做铺路的原料。原来,孟加拉国原材料匮乏,修路所用建材基本全靠进口,为了节省成本,当地常用烧制好的红砖做原料。而砖渣本身磨合度不够、稳定性差,较易出现路面破坏。
四川修路人对当地充分考察后,提出把河砂用作主要原料,加入水泥,提高其稳定性,而红砖则作为辅助材料。肖志明介绍,这一替代有两大好处:孟加拉国人口多,但土地资源稀缺,烧制红砖需大量黏土,少用红砖,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;而河砂却是当地最常见的材料,每年,大量泥沙从喜马雅拉山剥落,随恒河冲到沙滩、浅洲,易取易得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现场,施工人员正在铺筑路面
说来容易,但要“变废为宝”却很难。为了验证水泥+河砂的质量和稳定性,肖志明们把“半刚性路面”作为科研课题,邀请业内专家给予技术指导,反复配比、反复实验、反复论证,终于得出最佳结果。
Md. Abdul Wahid对该技术大为赞赏。“这是一个环保性的项目,可以应用到其他公路项目上,甚至未来在更多领域应用。”
现场,孟加拉籍工人操纵着机械装备,将水泥稳定砂层层铺筑在路面上的。摊铺机在前、压路机在后,他们几人一组,密切配合,动作娴熟。孟加拉籍工程师Nazums Skiav在把控现场质量。他头戴红色安全帽,穿着淡黄色反光背心,拿着杆一米多长的标尺,不时测量平整度,及时招呼工人“纠偏”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现场
他的师傅、项目路面工程技术负责人彭开杰站在一旁,盯控着现场,间或指着一点,给Nazums Skiav做指导。两人交流也有趣,一人中文、一人孟式英文,连比带划,沟通完全无碍。“项目上有上百名孟籍员工,现场工人、技术人员都是本地人,我们来教他们怎么做。”彭开杰说,自己主要教技术人员,带了4、5个“徒弟”,每人负责不同的路段。
Nazums Skiav并非完全的“新手”,在来到达卡绕城高速PPP项目前,曾在别的公路项目工作过。“这个项目的技术要求和以前那些项目完全不同。”他说,同样是铺路,这里的材料里含有水泥,需要掌握好路面硬化的时间。
虽然技术要求更高,但Nazums Skiav觉得“值”。作为工程师,他的月薪有5万塔卡(孟加拉国货币),是孟加拉国内同类岗位的2倍。
肖志明也觉得“值”。“你看,我们的施工工艺取材方便,又培养了一批会这种施工工艺的孟加拉人,我们的’中国标准’留下来了,还能再推广。”
敢于突破,“中国速度”赢得更多市场机会
年底,达卡绕城高速公路的17公里路段将通车,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。沿项目建设一线而行,路基平整,桥梁宏伟,蓝天白云下,碧绿稻田间,一条宽阔的大道向前延伸……“不到2年,先期段就能建成通车,你们中国人厉害!”Md. Abdul Wahid点赞。
中国速度,源于敢于突破的拼闯劲。“跨铁路的这部分,我们仅用一个星期就架完了!”站在K8路段的大桥上,达卡绕城高速公路项目经理杨建极为自豪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桥梁扩建
K8路段大桥下,TONG-DHIRASRAM铁路线横穿而过,这是当地最繁忙的一条铁路线,承载了达卡30%的铁路运力,白天,平均半小时就有一趟火车呼啸而过。今年6月,大桥架梁需跨越铁路线,繁忙的铁路客流成了难题。
办法总比困难多。建设者想法找来TONG-DHIRASRAM铁路线运营时刻表,发现每天凌晨2点到4点没有火车通行。抓住这两个小时的“天窗期”,建设者们通宵达旦,白天准备、晚上架设,每晚两片梁,顺利又安全地完成了跨铁路线部分的桥梁架设。
类似这样的故事,在建设中不胜枚举。杨建说,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,沿线交通将大为改善,当地居民极为关注,“只要条件满足,我们的建设就尽力往前推,帮助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。”
达卡市民哈桑告诉记者,达卡绕城高速跨越了好几条铁路线,这些铁路线和地方交通混杂,一旦有火车经过,铁路就要断道,交通就会堵塞,以后跨铁路而行,通行时间将大为减少。
达卡绕城高速公路
让孟加拉国人“刮目相看”的中国速度,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机会。今年5月,四川路桥又拿下了孟加拉国一个国道升级项目,改双向两车道为双向四车道。肖志明表示,企业的发展战略是,立足孟加拉国,今后还将向周边国家发展,拓展南亚市场。
记者在孟加拉国采访期间,还遇到了四川数字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几名“拓荒者”,他们带来了在四川已经成熟运用的“智慧高速”技术,准备以达卡绕城高速PPP项目为依托,开展相应试点。
带来中国标准、推广中国标准,更多川企,正在路上。
来源 | 川观新闻